加尔各答的义工梦
- Ceciliasophy
- Apr 25, 2020
- 9 min read

Love cannot remain by itself – it has no meaning.
Love has to be put into action, and that action is service. 爱不是赞助。因此别只是给钱,而是要伸出你的手―
我们的手何其温暖。
-St Teresa of Calcutta
《刚萌芽就被淹埋的种子》
新冠肺炎行动管制期间,是整理旧物的最佳时刻。除了一些触摸得到的东西,也整理一下电脑中的陈年档案和旧照,翻着翻着,翻出了每一次看了都会感触激动的回忆。 大二那年,参加了教会为台湾李家同教授举办的讲座,分享他于特蕾莎修女在印度加尔各达创办的垂死之家当义工的点滴。回家后我不分昼夜的把教授的书《让高墙倒下吧》读完,被加尔各答的天使特蕾莎修女无私和坚定的大爱深受震撼,心中的感动久久无法退去,希望有那么一天,能到印度这陌生的国度去见见这位敬佩的修女,服侍她倾尽一生贡献的穷人中的穷人和那些备受唾弃的群体。于是,2001年6月4日,在自己的梦想小簿子里写下了这一行:
当“垂死之家”义工 完成日期:30岁前
之后多次尝试寻找资料去实现目标,可惜当时资讯非常有限,网络也不如现今的发达方便,再加上一连串的出国留学,大学毕业,工作,考取会计师专业,职业升迁等人生转捩点,这个刚萌芽的小梦想就暂时搁置在抽屉里。 2015年第二次卸下主播的工作,人生各方面在大起大落之后暂时引来了稳定,渐渐进入了反思的阶段。冥冥中有股召唤,翻起了抽屉里沉寂已久的簿子,第一页第一行唤醒了初衷,是啊,是时候正视这曾经因专注物质和成就而割舍,却不时迁动一丝遗憾神经的梦想。 14年后,不想再留下任何遗憾,毅然的踏上了圆梦之路,那年33岁。

《Culture shock》
说到印度,很自然就会联想到对女性的危险。为了安全起见,伴侣决定陪我启程,我们就住在仁爱之家隔壁的旅馆,旅馆虽然有四星,实际设备装潢不如预期,第一天的顶楼房间不但充斥着浓浓尿骚味,更在下大雨时严重漏水,雨水直接从屋顶瀑布般壮观的涌入房内,吓死宝宝了。之后要求换了比较高级的房间,睡了一晚第二天收拾床铺竟然在被子底下发现一捆浓密的长发,吓得我早餐都吃不下了😫 印象深刻的画面,莫过于这里平常不过的人力车夫。这个只会在电影中出现的情景竟然还存在于21世纪。尤其那位衣衫蓝缕的老先生,踩着赤脚汗流侠背的在马路上奔跑,车里坐着一位梳着油头,穿着笔挺校服的小学生,脚上那双雪白的校鞋与车夫脏兮兮的脚丫行成极大的对比,
多么讽刺,多让人心痛啊。

《加尔格达的日常》
抵达印度当天已经快半夜了,第二天我们先到仁爱之家参观并询问如何登记当义工。入口藏在小巷里,稍不留意就会错过,不过仁爱之家在加尔格答是家誉户晓的地方,只要向路人询问一定能找到。寻着入口进入建筑物里,看见了特蕾莎姆姆的墓碑詹仰处,顿时热泪迎框,心中满是说不出的感动。终于,我。来。了。。。

接下来一个礼拜的作息,都是规律的5am起床梳洗参加6am的弥撒,出门的时候lobby大厅灯还是息着的,门都还未解锁,叫醒旁边沙发上睡着的夜班职员兼保全请他帮我开门。天空刚开始转亮,空气弥漫着潮湿的气味,一丝丝的凉意,除了一路上的街头露宿者,街上冷冷清清。

每天早晨弥撒在仁爱之家的二楼举行,简单的祭台摆设,没有长凳椅子,修女们和来自各国的义工们面朝祭台息地而坐,有些祈祷念经,有些翻阅着圣经。仪式之后大概7点,义工们陆续集合在底楼义工大房,这里每天都会提供简单的早餐,白面包,香蕉和chai (印度奶茶,就是我们的teh tarik, 但没有tarik)。365天,天天一样😂但神奇的是,大家都会来这里一边享用,一边闲聊。 早餐后,负责管理义工的修女们会带领大家做早祷,接着报告一些当天特别要注意的事项,最后请当天结束服务的义工们聚集在一起,大家一起拍手唱歌致谢,气氛非常和谐欢乐。早会结束后,义工们根据自己服务的中心聚集在一起等待出发。

我服务的垂死之家需要搭巴士才能到达,巴士助理入站时会khaligat, khaligat, khaligat的大喊,提醒义工上车,到站时也会重复的大喊让义工下车。一路上跟各国义工边聊天边经历忽然刹车和突然加速,有一次刹车时来不及反应,和同伴们一起扑到,很幸运的被高大的韩国Oppa英雄救美,狼狈但笑死宝宝了。好害羞~
《亲切的义工姐姐》
第一天服务,在早会认识了台湾来的资深义工姐姐Leya, 是位虔诚的基督徒,在垂死之家服务已经一段时间了,对于加尔格答和服务中心相当的熟悉。因为能说华语,再加上我的台湾血统,我觉得Leya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,从那天开始,她就很照顾我,总是细心的指导,耐心的讲解,在义工和生活各方面给予我很多的协助,而我有时会充当她的英文翻译。
我回国后,Leya继续服务一段时间后回到台湾,我回台湾也会去找她聚会。去年她短暂逗留大马两天,我带她去黑风洞和云顶走走看看,晚上打地铺躺着聊过去的点滴。
因为特蕾莎姆姆,因为有着一颗服务的心,我们在彼此的生命中出现,哪怕只是路过,也让彼此的生命从此不一样。
祝福你,亲切的姐姐~

《从幕后走到幕前》
特蕾莎姆姆创办了七个中心,分别照顾着特殊儿童,病人,垂死病人。垂死之家是我第一个认识的中心,所以一心想着到那里服务,原来它也是最著名的服务中心,每年都吸引最多义工。垂死之家Nirmal Hriday收容着年老的病人, 穷人和垂死的人,男女病房位于底层,中间隔着大厅,这里有超大的水池和洗碗槽,义工们就在这里清洗病人们的床单枕头套,衣物和碗盘杯子,再一桶桶的扛到二楼露天阳台去晾干。 我们每天的工作主要就是洗衣,晒衣和洗碗。第一天我也洗了半天的衣物和餐具,结束时发现手指不知怎么戳破有伤口,Leya发现了,帮我处理好伤口,安排我接下来到前厅和病房服务阿嬷们,避免手指每天泡水而感染细菌。很感激Leya的细心安排,我才有机会和阿嬷们近距离的接触,留下了难忘的回忆。

《惭愧的喂餐》 前厅是阿嬷们主要活动的地方,起床之后修女和全职的Masi(阿姨)会安置病人们在那里开始一天的作息,每个人都会坐在自己的塑胶椅子上。义工们分发牙刷牙膏杯子和清水让他们刷牙,分配早餐和药物,一些不方便的病人我们就帮他们刷牙和喂餐,也帮一些肢体僵硬的阿嬷按摩,陪一些特别的病人念单字,写字,画画和唱歌。到了中午阿嬷们吃过午餐,上过厕所之后就抱她们回到隔壁的病房午睡,上午班就结束了。 那天,修女吩咐我去病房后面喂一位阿嬷吃午餐,前几天没有留意到她,走近后才发现她左眼盲了,手指弯曲无法动弹,脚趾也锯了,不发一语的坐在轮椅上。我端起盘子准备要喂餐,她缓缓的打了手势要自己来。我把汤匙放在她的手心,把盘子端到靠近下巴的地方,她开始津津有味一勺一口的吃起来,还两次俏皮的要喂我吃,我会心的笑了,她也笑了。 静静的陪她吃完,接过餐具,擦拭她嘴角的饭粒和油渍,递水给她漱口喝水,准备起身把餐具送洗。阿嬷轻轻的摸了摸我的头,双手合十的喃喃自语,接着向天举起双手嘴里念念有词,最后再摸了摸我的头,轻轻点了点头。那一刻我才发现,原来她正为我祈福。其实我真的没有帮上什么忙,何德何能接受一位陌生人如此诚心的回报?顿时鼻酸,握起阿嬷的手感谢她,也祝她平安健康。只是不知道,她是否明白我说什么。

《解放的学习》 垂死之家里的修女和全职Masi个个身负重任,院里一切吃喝拉撒的粗重功夫都由她们包办,义工的活算是轻松的,毕竟每天都会有新义工加入,旧义工离开,若是要个个都培训讲解,修女和Masi们的工作会加倍。 这天,我正帮一位妇女按摩,她有些特殊,总是自言自语,双手弯曲僵硬,双脚也动弹不得。突然Masi经过时大喊,然后熟练的指挥请我和她一起连人带椅子扛到厕所去。不明所以我照做了,发现要抬起一个完全无法自己用力的人是那么的吃力。好不容易穿过中庭越过洗衣的水池到了厕所把她放下,接着Masi在向我讲解怎么抱起坐着的妇女再移到厕所专用床上。我跟着指示,先面向妇女,稍微扎了个马步,双手从她的腋窝下环抱,深吸一口气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抱起来移到椅子旁的床。在Masi的协助下帮她躺平,背朝上翻身,最后解开衣服我才知道Masi之前大喊的原因,原来她“解放”了。 我们合力帮她清洗排泄物,洗个香喷喷的澡,擦干身上的水,我再抱起她转到椅子上,穿好衣服之后,我俩一起把妇女抬到前厅去。 在这之前,从没试过照顾长者,没洗过人类身上的排泄物,也没想过来到这里,会经历这些。惊讶的是,我竟然不会反感,没有恶心,这些学习,也为之后照顾家中病人奠定了难得的基础。

《贫民窟旁的麻疯中心》
每周四是义工休息日,仁爱之家会举办一些探访活动让义工们参与。这天正好参观也是又特蕾莎修女创办的麻疯康复中心Gandhiji Prem Nivas Leprosy Centre,距离市区25km, 必须搭一小时火车才能到达。出了火车站,沿着火车道走,会经过一个贫民窟,村民破烂的房子就建在垃圾山旁,孩子们成群结队在垃圾里玩耍找东西,看了令人非常心疼。
这所坐落在火车道旁的蓝色建筑,收容了一千多名病人和他们的家属。这里完全颠覆了我原有的想象,以为麻疯院应该就是医院,住着被疾病缠身的病人,他们会痛苦呻吟,会悲惨可怜,会对生命失去希望。相反的,高墙内是个健全的小社区,康复者在设备齐全的厂房生产着毛线,用机器编织着修女们的蓝白色Saree。病人的孩子们快乐的在院内的免费学校上课嘻闹,不仅如此,还提供免费的医疗,食物等,居民还可以靠耕种弄作物,饲养家畜,鱼池养鱼等活动来自立更生。
这里真是个充满生气和希望的地方!
更多资讯,请参考以下链接:
《哭喊的小小偷》
中午参观完了麻疯康复中心,我们准备搭乘火车回到市中心。正跨步上火车的那一杀那,伴侣感觉裤子口袋有些不对劲,伸手进口袋,刚好摸到一只手,一把抓紧一步登上火车,站好一看,一只小手握着他的苹果手机,这个小偷竟然是个小孩!此时我们都被后面陆续上车的人群往里头挤,小手奋力的要摆脱,却还是抵抗不了伴侣的力道,被困在拥挤的车厢里逃不下车。伴侣夺过了自己的手机,放掉了小孩的手,不愿追究。周围的当地人似乎发现了这个小孩,两个拎着公事包,穿着白色衬衫的上班族快速抓住了小孩,两个大人一拳一拳的揍骂起小孩。男孩大声的哭喊着求饶,一旁的我们看了非常矛盾,孩子犯错了,但我们也幸运的没什么损失,看着男孩被教训的很惨,我们想出面停止,可是马上被带队的资深义工阻止,解释说这是当地的文化,作为过客的我们必须尊重。我们看着小孩一直被打,凄惨的哭喊着,一直到了下一站,大人才放手让他下车。
现在回想着当时的情景,心还会揪着。

《蒙古女郎》 第二天吃午餐的时候,门口走进来一位亚洲女生,才第二天就看见华人,真的非常兴奋。打量了一阵子,我们鼓起勇气跟她说话,知道她来自中国蒙古,很会画油画,一个人在印度打工换宿很长一段时间了,之前还去了尼泊尔。蒙古女郎名叫Vento, 个子高,白皙皙的皮肤,留着一头长发,说话爽快像哥儿们,还会玩吉他,一把好嗓子唱歌非常动听。 接着每一天服务结束后就会去找她聊天逛街,她邀请我们上她住的地方看看,我们还心血来潮的想吃火锅一起到传统市场去买菜买肉弄火锅! 我们回国的前一晚,她提议想做点有趣的事来给我们践行,我们就在大街上的各家商店询问谁家可以借吉他,走了几家,终于找到一家店主的少年儿子有吉他,而且能以英语沟通,于是少年拿着吉他,约了几个朋友和我们一屁股做在街上,一群人弹着吉他唱歌。Vento和少年轮流弹奏,英语歌和印度歌相互交流,真的很有趣! 回国之后,Vento继续留在印度,之后她回到中国,我们还有继续联络。期间她来大马,我们接她到家里住,也带她和朋友们一起去露营。前阵子我去泰国,发现她刚好在附近,也特别安排去跟她续续旧,离别送行时,她给我清唱了首离别歌,然后一个转圈熊抱。下次见面,又会是另一个四年吗? 蒙古女孩,总是让我想起那无边无际的大草原,天大地大,四海为家~❤️ 保重,蒙古女孩~


《完结:欢乐中的眼泪》 最后一天的服务,大伙如常的到义工厅享用早餐。这天的心情相当复杂,过去几天的体验太多感触,一时无法用言语形容。修女领着大家早祷之后,将最后一天服务的义工名字一一念出,每个义工从修女手中接过了纪念品,里头装着教会的祝福和祈祷文,还有一个圣母像的链牌。大家一边拍手一边轻快的唱歌感谢和祝福着我们,我的眼眶,却湿了。 十四年后才实现的梦想。 是否太久了? 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。 Everything happened for a reason.
要不是那十四年的历练,我还会有那样深刻的领悟吗? 要不是那么久耽误,这趟圆梦之旅会特别的珍贵难忘吗? 要不是这个时候出发,我还能遇见感动着我的你们吗? 只要生命还在,就不会太迟。 勇敢的冒险,勇敢的改变,勇敢的承担一切后果。❤️
Comments